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
近日,时代财经APP最新光伏回收行业深度报告《千亿级光伏新风口,“国家队“掷180亿入局》指出,面对千亿级市场潜力,"国家队"正加速布局,然而,行业仍被近200家小作坊主导,其通过规避环保成本、高价抢货挤压正规企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业困局。晶环嘉远 作为国内首家获风险投资的光伏回收企业,其通过技术+规模化突破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
该报告由时代财经记者何明俊 撰写,曾写过《广州百亿富豪徐金富,奔赴港股IPO》,《002634跨界光伏惨败,子公司负债超6亿》这些财经类爆款深度好文。
01
文章核心内容
市场规模
与前景
中国光伏领域正在诞生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5年我国将开始产生大批量退役光伏组件,此后10多年间,退役组件规模将以年增3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25年全国累计退役光伏组件将达到9GW左右,当年度退役组件超2.7GW,约合21万~27万吨废弃量。
据《2024年中国光伏回收和循环利用白皮书》预测,2030年回收市场规模将达260亿元,2050年有望增长至4200亿元。若全部回收,2040年累计可提取材料价值高达1100亿元。
“国家队”
与光伏巨头布局
2024年,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成立,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业务涵盖退役风电和光伏设备回收等。
2025年,中国东方资产投资超180亿元建设两大项目(新疆乌苏100万吨/年、宁夏吴忠41万吨/年产能)。
晶科能源(2019年布局示范线)、晶澳科技(正投建示范线)均加速回收领域技术储备。
成本
结构
晶环嘉远表示,光伏回收成本包含运输、拆解与环保处置。其中,物流的经济半径约为500-600公里,超出则经济性骤降。
永安光循环表示,拆解成本中能耗、人工、设备折旧占比各约30%。
业内人士表示,小作坊没有环保费用,比正规企业至少高出一半利润,反而更容易生存。
货源
争夺激烈
晶环嘉远将光伏回收组件来源分为三类:组件厂报废料(多为2024-2025年新品)、损坏组件(2018-2025年为主,含自然灾害致损)、以及电站退役组件(多为2000-2016年旧品)。
瑞赛环保表示大型地面电站的退役组件主要掌握在"五大六小"等央国企手中,民营企业获取困难。
小作坊 vs
正规企业
目前从事光伏回收的企业接近200家(包括小作坊),其中规模化运营的已有10余家。
小作坊可规避环保成本,通过高价抢货(如报价220元/片)。
正规企业困境:
•需承担运输、拆解、环保全流程成本,毛利率需超25% 才能盈利;
•产线盈亏平衡点需达年处理5000吨,当前年报废量仅30万-40万吨,货源竞争激烈。
典型案例
晶环嘉远的突破
晶环嘉远安徽凤阳万吨级产线2024年量产,月处理900吨组件,去年已实现盈利。晶环嘉远通过全产业链及规模化效应协同控制成本,并凭借高纯度、低损耗的工艺提升产值。
行业
呼吁
晶环嘉远指出,由于缺乏光伏组件回收专项政策及污染管控标准,小作坊通过规避环保成本高价抢货,而报废组件的业主大部分以价格为唯一条件来处置售卖,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广东君信经纶君厚律师事务所律师罗海娜认为,要防止“劣币驱逐良币”,需要全国统一的准入与白名单制度,将技术和环保门槛立起来。其次,要有强制性立法和配套罚则,一旦违规拆解、非法倾倒,就要付出远高于守法的代价。
查阅深度报告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c8CYNJjLX_ESo7hYyyf80g
(来源:时代财经APP)
02
文章背景与作者深度报道
本文源自时代财经APP(隶属广东时代传媒集团),集团旗下拥有《时代周报》《新周刊》等权威媒体,以财经深度调查见长。
•阅读量:3106 | 转发量:74
•记者何明俊长期跟踪新能源、光伏、能源及大健康领域,曾发表多篇深度好文:
▶《广州百亿富豪徐金富,奔赴港股IPO》:剖析天赐材料资本布局,阅读量破5000;
▶《002634跨界光伏惨败,子公司负债超6亿》:揭露跨界光伏投资风险,阅读量近万。
关于晶环嘉远
上海晶环嘉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深度脱碳的回收料光伏集团。晶环嘉远聚焦科技创新,构建全球领先的组件回收,破损电池片除杂处理,再生硅料与电池片,组件梯次利用解决方案。我们以专业的技术和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废旧光伏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为环保事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浏览官方网站:www.resolartech.com 。